在我印象里,几乎每一款国产恐怖游戏似乎都会与“中式恐怖”这个标签挂钩,无论是《三伏》《纸嫁衣》这样的2D平面游戏,还是《港诡实录》《女鬼桥》这样的3D游戏,无一例外都没跳出这个框架。
我并不是说这些游戏不好,就是他们来得太多,有点审美疲劳的同时,也总会给我一种少了中式恐怖这个标签就不会做恐怖游戏的感觉,而《黑暗世界:因与果》的出现恰好就打破了这个“规则怪谈”,是国人团队在这一领域上的一次新尝试。
老实说在游戏正式发售之前我一直都不知道有这么一号作品存在,而当那质感十分优秀的画面和代入感极强的英语配音重重砸在我脸上的时候,我真的很难相信这种按照国际水准制作的游戏真的是出自国人之手,即便我走完了游戏的全部流程,那种怀疑中又带有一丝震撼的感觉依旧令我久久不能忘怀。
有一件事我一定要在开头说清楚,虽然游戏给自己标榜的是恐怖游戏,但实际上恐怖元素的占比其实真的不多,与其说是恐怖游戏,倒不如说电影叙事类游戏才更加贴合本作的属性。
游戏的世界观是架空背景下的1984年东德,在这条时间线上有一个名叫利维坦的公司,他们通过洗脑、药物、暴力等手段给社会中的每一位男女老少灌输了他们所认为的正确的价值观,城市里无处不在的屏幕也在对社会各个阶层进行严格监控,在公司中大多没有个人意识的员工都将是这种毫无辨识度的西装革履,顶着大头显示器的形象,只能通过屏幕上显示的图片来区分每一个不同的个体。
我们玩家所要扮演的就是一个隶属于公司思想局的一名特工,你被公司指派来调查一起盗窃案,然而在调查的途中你发现事情并没有看上去那么简单。
为了弄清楚这背后的真相,“潜脑”这个在游戏中同样黑暗的概念也被引出。
和2077里超梦的设定有些类似,使用者可以将自己的意识转到其他人身上,以自己的视角重新经历一遍被使用者的某一段记忆,由于“潜脑”会对双方都产生极其严重的后果,所以在这一过程中玩家自然会遇到很多充满离奇和怪诞的场景。
而这个过程中自然是少不了恐怖元素的加入,但是就像我前面说的,本作真正能算得上是恐怖的设计其实并不多,有也只是简单的Jump Scare(跳脸)和追逐战,最主要的是这些基础的吓人手法都不会和那些听了让人感觉到生理不适的音乐一同出现,几乎每一个出现的桥段都会与当前的环境相匹配。
比如这一段怪物的追逐戏码,这里的音效只有怪物低沉的叫声、很有节奏感的脚步声以及大门一开一合的声音,在场景的变化上很容易就让人联想到了《控制》中类似的艺术桥段,更直白点说就是,欣赏场景设计的美感是要远高于恐怖所带来的压迫感的。
《黑暗世界:因与果》和他的大多数老前辈一样走的都是步行模拟器路线,无非就是调整鼠标镜头来模拟物体见的真实互动,中间再时不时来上一点小解谜啥的,这类游戏普遍都缺乏一定的游戏性以及多周目重玩价值,就拿这款游戏来说,我一共打了五个半小时,就已经解锁了除了物品全收集之外的所有成就。
换句话说,这游戏的上限也就是限制在这个时长里了,想要有特别有深度的玩法显然是为难他了,不过即便是这么短的流程制作组还是尽可能的端上了一些相对新颖的玩法,比如第二章中出现的相机,玩法和《零:濡鸦之巫女》中的相机类似,都是通过拍照来获得反击的手段。
而且这一段采用的是双视角的设计,人眼和镜头能看到截然不同的场景,不过过多的就不合适再细说下去了,要是给这部分说明白了想要体验惊喜感的玩家一定会大打折扣——毕竟这些内容,初见体验真是最好的,但凡知道了再玩,都少了那份味道,真心建议感兴趣的玩家们去游戏里自行感受。
在收集品部分,除了经典的文本还有藏在各个角落里的匣子,只要解开上边的谜题就能获得里面的玩具小人,只不过这个谜题嘛又是找规律又是四选一的,多少是沾点公务员考试的范畴了。
作为一款叙事类游戏,剧情往往会作为重点的评判标准,可恕我直言这一部分我真的无法给出一个很高评价,因为直到打通了游戏,我都无法理解游戏到底讲了一个什么样的故事,简直就像我刚打完《血源诅咒》一周目时的一脑懵逼。
游戏一共分为三个章节,第一章是对主角的身世做一个大概的介绍,第二章是对一男一女进行潜脑并了解他们背后的故事,最后一章则是将此前的一切伏笔和铺垫进行整合。
就我个人的观感来说,我对最后一章叙事节奏着实有些让人摸不着头脑。这游戏从一开始NPC就在全程谜语人,前几章探索单个人的背景故事还好,稍微整理一下也能理解个半八的,但是最后一章不仅把之前的伏笔全部加了进来,此前不曾提到的超能力的设定也一并加了进来,玩到最后我甚至连操控的主角是谁都产生了疑问,颇有种后期体量不足干脆直接机械将神草草收尾的感觉一样。
玩到结局我的大脑就像游戏里这条够一样
如果只是我一个人没看懂,可能会把问题归结为我玩的不够仔细或是知识量不够足,但是我注意到视频网站上有大量的有关这游戏的剧情解析,就足以说明看不懂剧情的玩家才是占大多数的,如果一个游戏是需要靠这种方式才能让大家了解到真实的故事,那问题只能是出在制作组身上。其实在游玩的过程中我是能感受到他们的野心的,感觉最后的加速叙事完全就是资金不足造成的结果,如果游戏能按照前两章的节奏再把游戏时长延长个2-3小时,兴许最终会出现不一样的效果,这也是我对这游戏一点小小的遗憾吧。
《黑暗世界:因与果》可能不是一个能让所有人都满意的作品,但他绝对是那个能给人留下深刻印象的作品,比起处在国产恐游舒适圈的中式恐怖,仅有19人团队的月壤工作室愿意踏出这艰难的一步尝试新的方式,与国际第一梯队相竞争,他何尝又不是2A游戏中的“黑神话”呢。
正在校验中...
请勿关闭浏览器点击问题类型可查看问题答案哦~